1927年 | 4月17日,國民政府中央政治會議提案設立中央研究院,為設立本院最早的紀錄。 |
1928年 | 大學院改為教育部,修正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直隸國民政府,稱國立中央研究院;外文名稱採用籌備委員朱家驊建議之拉丁文“Academia Sinica”。中央研究院成為獨立機關。
特任蔡元培為院長,總辦事處設於南京。
6月9日,舉行第一次院務會議,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在上海成立物理、理化實業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在南京設立天文研究所;在廣州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
|
1929年 | 設自然歷史博物館於南京(1934年改稱動植物研究所;2005年植物研究所更名為「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更名為「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 |
1930年 | 舉行第一屆院務年會,蔡元培院長率本院職員在南京成賢街補行宣誓就職典禮。 |
1931年 | 統計全院人員共266人。 |
1935年 | 國民政府修正「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公布〈國立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條例〉,評議會主要職權包括:決定本院學術研究方針、促進國內外學術之合作與互助、本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由評議會選出院長候補人呈請政府任命等。
召集國立大學校長,成立第一屆評議會,舉行第一屆評議員選舉會,選出聘任評議員30人(另有當然評議員11人)。
本院代表中華民國加入國際科學聯合總會(ICSU)
|
1937年 | 在長沙舉行抗戰時期第一次院務會議。 |
1940年 | 蔡元培院長病逝香港。
7月第二屆評議會成立。
|
1940年 | 國民政府令派朱家驊代理院長。 |
1941年 | 設數學研究所籌備處於昆明(1947年7月在上海成所)。 |
1947年 | 修正公布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本院設23個研究所:數學、天文、物理、化學、地質、動物、植物、氣象、哲學、教育學、中國文學、歷史語言、法律、經濟、社會、醫學、藥物學、體質人類學、工學、心理學、地理、考古學、民族學研究所,此外,「必要時得依評議會之決議,增設其他研究所研究室」。 |
1948年 | 第二屆評議會選舉第一屆院士81名,在南京舉行第一次院士會議。
依照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本院隸屬於總統府。
|
1949年 | 播遷來臺;及時撤遷者僅歷史語言與數學2個研究所;圖書文物暫置於楊梅火車站倉庫。 |
1950年 | 本年度編制員額(研究及行政人員)45名。 |
1954年 | 開始興建南港院區。7月史語所倉庫(兼圖書室)建造完成,為中研院第一棟辦公用建築物,12月15日,本院開始在南港辦公。
組織法修訂公布,改本院名稱「國立中央研究院」為「中央研究院」。
|
1955年 | 在紐約舉行北美院士第一次談話會。
設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及民族學研究所籌備處(皆於1965年4月成所)。
|
1957年 | 恢復化學所(先設籌備處,1965年4月成所)。朱家驊代院長請辭,總統特任胡適為院長。 |
1958年 | 胡適院長就職並召開第三次院士會議。
吳健雄院士榮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簡稱NAS)院士,為第一位獲此榮銜之本院院士。
本院成立三十週年院慶,舉辦慶祝活動,院區開放,展覽各項文物、史料。公路局臺北東站於8日起配合開駛直達車至南港站,乘客下車後可步行搭乘輕便台車至本院。
|
1959年 | 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以中央研究院院長為當然主任委員,教育部部長為副主任委員,委員多數為本院評議員。
第四次院士會議召開,本次院士會議決議:今後暫定每二年舉辦院士選舉一次。
|
1961年 | 經胡適院長接洽爭取,公路局開始行駛臺北東站至舊莊間定期班車,為本院通行公共汽車之始。 |
1962年 | 召開第五次院士會議,胡適院長逝世。 |
1962年 | 王世杰就任院長。恢復物理研究所。設經濟研究所籌備處(1970年2月成所)。 |
1964年 | 召開中美科學合作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
本院與臺灣大學、清華大學合辦「暑期科學研討會」,延攬本院旅居國外院士及卓越學人利用暑期回臺短期講學,參加學員為各大學有關科系任教者或研究機構研究人員,以提高科學師資水準。研討會每年舉辦,至1971年停止。
|
1965年 | 中美科學合作委員會第二次聯席會議於美國華府舉行,由錢思亮、李先聞、吳大猷、李濟及閻振興代表出席參加。 |
1968年 | 南港至本院道路進行整建拓寬工程,本院大門外移,長年位於大門之外的經濟所終於進入院牆之內。 |
1970年 | 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籌備處(1977年7月成所)。王世杰院長辭職。 |
1970年 | 錢思亮接任院長。 |
1974年 | 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設立之美國研究中心改制為美國文化研究所,隸屬本院。(1991年8月為因應歐洲研究之需要,更名為歐美研究所。)
本院公布設置訪問研究學人辦法,將公開本院設備、圖書及研究經驗,以鼓勵國內學者從事學術研究,加強學術發展。
|
1975年 | 四分溪介於美國文化研究所與蔡元培館間彎曲河道截彎取直工程完成(增加土地為今人社中心與資訊所及其前方道路土地)。 |
1976年 | 以物理研究所地震組為基礎,成立地球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82年8月成所)。 |
1977年 | 成立資訊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82年9月成所)。 |
1978年 | 出版「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
1980年 | 舉行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 |
1981年 | 成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12月成所);成立統計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87年8月成所)。 |
1982年 | 成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8月成所)、分子生物學組合研究室籌備處(1993年3月成所)。 |
1983年 | 錢思亮院長病逝。 |
1983年 | 評議會臨時會選出第六任院長後補人吳大猷、閻振興、余南庚,10月24日經總統遴定吳大猷為新任院長。 |
1984年 | 計算中心與史語所、資訊所和文建會共同推動第一期史籍自動化計畫,將二十五史中的食貨志輸入電腦,首開臺灣將電腦運用於人文學科之風氣(1985年輸入工作擴大至二十五史全文,1990年6月完成資料庫建置)。
「中央研究院週報」創刊。
|
1989年 | 成立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7月成所)。 |
1990年 | 本院組織法修正案公布生效,原總幹事職務取消,改置副院長一至二人,研究人員增設「助研究員」一級,各所增設學術諮詢委員會,院增設學術諮詢總會,總辦事處置處長,其下增設公共事務組、計算中心。 |
1991年 | 本院與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舉辦之「國際水產養殖生殖生物學研討會」在本院學術活動中心舉行,這是ICSU系統的國際科學學會首次在臺灣舉行的學術研討會。 |
1992年 | 院務會議通過聘任吳成文及鄭天佐為特聘研究員。此為本院聘任特聘研究員之始。 |
1993年 |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成立(2010年6月正式成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成立(2004年7月成所)。 |
1994年 | 吳大猷院長辭職。 |
1994年 |
李遠哲接任院長。 |
1995年 | 成立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月成所)。 |
1997年 | 成立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2月成所)。
本院製作漢籍資料庫(師生版)即日起開放使用。其內容摘錄自廿五史、十三經、諸子、臺灣方志等漢籍全文資料庫。
|
1998年 | 成立生物農業研究所籌備處(2006年8月改制為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
1999年 | 成立應用科學及工程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1月改制為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重新設計之院徽圖案及彩色色系經總辦事處各主管及各所(處)所長(主任)圈選後呈送院長核定,(9月1日)院徽正式啟用。院徽內涵包括代表人文的甲骨文、數理的電子運轉圖及生命的DNA雙螺旋圖依不同色系重疊在一起,呈現出立體感及現代美感。
|
1999年 | 成立應用科學及工程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1月改制為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
2001年 | 組織法修正,本院置副院長2至3人;院長任期5年,連選得連任1次。 |
2002年 | 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成立。(2012年8月成所)。
本年度開始與各大學合作辦理「國際研究生(博士班)學程」(2006年12月第一位學生畢業)。
|
2003年 | 成立基因體研究中心。
因應第廿五屆院士會議之建議,本院成立「科學教育推動委員會」。
|
2004年 | 成立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11年7月成所)。成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2006年 | 李遠哲院長任期屆滿。 |
2006年 |
翁啟惠就職第9任院長。 國際研究生學程第1位學生畢業。 |
2007年 | 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成立。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計畫獲行政院核定,以國家科技研發與知識創新為主軸,發展轉譯醫學強化生技產業,提供新藥研發之任務型導向研究。 |
2008年 | 成立研議小組針對重要議題提出政策建議書。 本院成立八十週年,以「追求卓越」為主題出版院史。 舉辦「科學院院長論壇」,邀請13國科學院院長及學術領導者齊聚本院,針對科學界面臨的關鍵挑戰進行討論。 與國際知名日本RIKEN理化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在自然科學研究與尖端科技發展的領域密切合作。 |
2009年 | 設置「中央研究院講座」、「特別講座」、「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講座」。 |
2010年 |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正式成所。 |
2011年 | 翁啟惠續任院長。 李遠哲前院長接任「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會長職務。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 法律研究所正式成所。 成立「中央研究院院友會」,推選吳成文院士為第一屆理事長。 |
2012年 | 舉辦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促進全球「臺灣研究」的風氣,強化「臺灣研究」的國際網絡。 政治學研究所正式成所。 永續科學中心成立,推動跨領域的永續科學整合研究計畫。 規劃在台南高鐵站附近設立南部院區,加強農業生技、光電能源及人文考古等領域的研究。 |
2013年 | 數位文化中心成立,負責規劃本院數位典藏業務及支援國科會(現科技部)「臺灣數位成果永續維運計畫」。 進行「院區入口意象改道工程及四分溪周邊環境改善工程」,以強化本院整體發展核心為概念,重塑院區大門,賦予嶄新的入口意象。 設置「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鼓勵國內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者重視學術專書的寫作。 第一屆「以色列-台灣生命科學雙邊研討會」於臺灣清華大學舉行。 |
2014年 | 修訂本院組織法,增設「工程科學組」,以及總辦事處改設為「院本部」,將「處長」及「副處長」職稱修改為「秘書長」及「副秘書長」,下設「秘書處、總務處、學術及儀器事務處、資訊服務處、國際事務處、智財技轉處、人事室、政風室、主計室」,並增列得由研究技師兼任秘書長、副秘書長及除人事、政風與主計單位主管外之一級單位主管等職務。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始動工興建。 跨領域大樓竣工啓用,容納應科中心與生多中心,以及神經科學等跨領域研究群。 |
2015年 | 與美國癌症研究所簽署「癌症蛋白質體學合作備忘錄」,促成臺灣於2016年加入美國「癌症登月計畫」,成為前8國合作成員,加速提供國人精準醫療的新方針。 南部院區先期規劃報告獲行政院原則同意。 第二屆「以色列-台灣生命科學雙邊研討會」於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舉行。 |
2016年 | 南部院區用地取得與預算獲行政院核准,籌建作業正式啟動。 翁啟惠院長辭職。 |
2016年 | 廖俊智接任第11任院長。
主辦第23屆「太平洋科學協會」(PSA)大會。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上樑。
|
2017年 | 主辦第32屆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會員大會。 |
2018年 |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落成啟用。
本院南部院區動土。
「中央研究院週報」改版為「中研院訊」。
中央研究院成立九十週年。
|
Add.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 Add. 128 Academia Road, Section 2, Nankang, Taipei 11529, Taiwan
Tel: +886-2-27822120~9(共10線) (10 lines) | Fax. +886-2-2785-3847 | Email. anniversary90@gate.sinica.edu.tw
建議最佳瀏覽器 Recommended Browser for Viewing | Chrome、Firefox、Safari